-
上海阳光龙净所持三木集团0.49%股份解除质押
无极4注册乐居财经 王敏 5月24日,三木集团(SZ000632)发布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部分股份解除质押的公告。 公告显示,三木集团于近日接到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上海阳光龙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龙净”)的通知,获悉阳光龙净将其所持有公司的合计226.84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49%)办理了解除质押业务。May 25, 2023 -
无极平台网址多少_正式公告!所有IPO相关人员提前恭喜了,5月27日正式开始!
无极52023年2月1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相关规则,并于2月17日正式实施。 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将为中国企业,特别是高科技和创新企业提供了更加包容便捷的融资渠道。 注册制是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理念,审核的重点会转移到督促企业向投资者披露充分且必要的投资决策信息上来。 注册制背景下,对于对欺诈发行和信息披露虚假的惩罚力度有着更明确和严厉的处罚制度。 在这种情况下,注册制将使中介机构承担更重要的职能,中介机构特别是保荐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需要更严格的勤勉尽责和信息披露把关责任,同时也要求企业必须有过硬的自身条件,确保上会必过。 为帮助企业及相关机构了解我国资本市场的最新政策,掌握注册制下企业IPO上市的重点难点问题,使企业更加有效的利用资本市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制定企业最佳上市挂牌方案和融资方案,提高企业上市融资能力,实现企业和资本成功对接。为此,中融商学将于5月27-28日成都继续举办第56期“注册制下企业IPO上市及并购重组实务操作研修班”。 本课程目标是帮助拟上市企业高管迅速掌握企业融资上市攻略与实操技能,多方位接触优秀投行、券商、律师、会计师、投资机构等相关资源,构建高端人脉,优先获得项目融资路演、专家顾问咨询等一揽子服务机会。不仅传授企业对接资本市场运作思维及规范操作方法,并为企业实业增长给予系统的解决方案。 ◆各地政府上市办、金融办、工信局、中小企业局、科技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 ◆创新型、科技型、成长型企业高管及拟上市企业CEO、CFO、董事会秘书等高管人员; ◆银行、证券、创业投资、投资基金等公司中高层管理者; ◆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估师事务所及研究咨询单位等中介服务机构高层管理人员; ◆其他希望了解中小企业上市知识的各界人士。 ◆ 全面透彻系统掌握企业IPO、上市融资等资本运营与企业上市方法和实战攻略。同时对企业上市进行实战化培育,解决企业上市直通车问题。 ◆ 为企业或机构做资本及上市各环节问题诊断,现场诊断咨询,解决资本运营和企业上市实际问题。 ◆ 资源对接和结识人脉,可以对接资本运营和企业上市各环节资源,全国拟上市企业资源和投融资项目资源,以及广泛结交资本运营与企业上市各环节人脉资源。 ◆长期智库平台服务,参加培训后,可享有后期培训、咨询、上市资源等智库平台服务。 2023年5月26-28日 成都(56期班) 培训费:3800元/人(含授课费、资料费、茶歇等),团报优惠,学员食宿自理,会务组统一安排,学员本人自参加之日起一年内免费参加复训。 即日起开始报名,学员在线或电子邮件方式提交报名信息,并致电会务组确认。会务组收到报名信息后发放《报到通知》,学员按《报到通知》要求将培训费汇入指定收款账户并注明开票信息,以便会务组确认后预留席位,学员凭《报到通知》参加培训。课程咨询:郑老师18500141669(同微信)报名邮箱:1286163747@qq.com 咨询电话:010-87699277 长按以下二维码在线报名 ↓↓↓戳此码报名↓↓↓ ↑↑↑戳此码报名↑↑↑ 报名福利:报名学员赠送【A股全面注册制法律法规汇编】截至2023年2月17日,全套2144页! 往期回顾 微信咨询 (课程相关事宜可咨询教务老师) 长按识别下方微信二维码 微信: 18500141669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在线报名May 25, 2023 -
无极4平台靠谱吗_云南出版集团二次挂牌转让云鼎地产40%股权,底价2547.53万元
无极5登录乐居财经 王敏 5月24日,全国产权交易中心,云南云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40%股权(二次挂牌)挂牌转让,底价为2547.527万元,转让方为云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信息披露起始日期2023年5月24日。 据企查查,云南云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月27日,法定代表人为刀金梅,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等。该公司由云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40%,由云南丹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5%,由云南红色旅游开发经营有限公司持股25%。 截至2023年3月1日,云南云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营业收入为0,资产总计9387.27万元,负债总计2234.8万元,所有者权益约7152.5万元。 据乐居财经查阅,转让方云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15日,法定代表人为洪耀星,注册资本为23661.0131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国(境)内外图书、期刊、报纸、电子出版物、软件、音像制品出版,以及上述出版物的批发与零售、物流配送与连锁经营;中小学教学用书(教材、教辅)及配套音像、电子出版物发行;各类印刷品的磁、光、电介质的印制与复制;出版物及出版所需纸张、油墨、磁光电材料等印刷物资和设备的经营及进出口等。该公司由云南省财政厅持股100%。目前,有27家对外投资企业,其中房地产业有2家。 交易条件显示,交易完成后,标的企业不得继续使用云南出版集团及其子企业的字号(如“云南出版”或“出版集团”等)、经营资质和特许经营权等无形资产,不得继续以云南出版集团子企业名义开展经营活动。May 25, 2023 -
宋都股份新增诉讼金额4.76亿元
无极5官网乐居财经 李礼 5月23日,宋都股份发布关于公司全资子公司新增提起诉讼及诉讼进展的公告。 因控股股东浙江宋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宋都控股”)未及时清偿银行款项,截至目前公司全资子公司杭州宋都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宋都集团”)以存单质押形式提供给宋都控股的银行借款担保中,被划扣存单涉及12.26 亿元。 上述事项已经构成控股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形。根据控股股东宋都控股、实控人俞建午前期承诺事项,上述事项亦已构成其未按承诺履行的情形。 截至目前,宋都控股尚有9.44 亿元的银行借款尚未到期,结合宋都控股的目前资信情况,可能存在后续其他银行借款到期不能偿还而导致公司资金被进一步占用的风险。 公告显示,本次新增向宋都控股、俞建午提起诉讼金额暂合计为 3.23 亿元;新增向宋都控股关联方致中和实业、和业投资提起诉讼金额赞合计为 1.53 亿元,共计新增诉讼金额为 4.76 亿元。 宋都控股、俞建午曾于 2021 年 5 月承诺,最晚于 2023 年 6 月 30 日前有序安排资产变现、及时清偿银行款项,最晚于 2023 年 12 月 31 日前,彻底消除与公司之间以存单形式的互保情形。 截至目前,公司为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提供的存单质押担保余额尚有人民币 21.64亿元未解决。May 24, 2023 -
无极4平台靠谱吗?_全面注册制下,退出更容易了?
无极4注册中融商学第56-57期【注册制下企业IPO上市实务操作培训班】报名中,详情点击?@所有人,成都班5月27-28日/苏州班6月17-18日开课! 以前IPO就意味着成功,现在上市才算起步。 整理丨蒲凡 来源丨投中网 2023年4月10月,A股迎来了其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时刻。备受期待的“全面注册制”正式落地,首批以“注册制”上市的10家企业开盘全面飘红,似乎呼应着人们在此之前的一个共同预判:“全面注册制”通过简化上市流程、降低了准入门槛,让资本的流动进行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创投圈将在新环境刺激下进入一轮新的活跃期。 然而随着新政策逐渐成为日常,人们逐渐感受到了“全面注册制”的复杂性。例如一个最被频繁提到的观点是,“全面注册制”不仅仅意味着投资人们获得了更简单的退出方式,更像是意味着资本市场拥有了全新的“准入坐标”——过去人们习惯用“回头看”的方式审视企业,而现在需要学着“向前看”。 那么在全面注册制时代,投资人感受到最直观的变化还有哪些呢?这些变化又让投资人们做出了什么样的对策呢?在由投中信息、投中网主办的“2023中国投资年会”上,来自海松资本的陈立光、唐兴资本的宫蒲玲、华睿投资的宗佩民、钛信资本的高毅辉、深高投的刘苏华、海尔资本的张嘉诚就《全面注册制——不简单的退出,却强化了投资》这一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以下为现场探讨实录,或可提供更多参考: 张楠: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我是投中网的张楠。首先请各位嘉宾自我介绍。 陈立光:我是来自于海松资本的陈立光。海松资本于2018年成立,成立之初我们就是一家专注于硬科技领域的投资机构,短短5年多我们投了一百多家优秀企业。 高毅辉:各位好!我是钛信资本的高毅辉。钛信资本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侧重于中后期的股权投资机构。最近这几年,我们也是布局在硬科技领域,聚焦投一些硬科技的龙头企业。今年也是钛信资本丰收的年份,我们2020年投资的海光信息和华大智造,分别在今年8、9月份解禁,这两家公司都有非常硬核的内在价值,未来增长空间很可观。 今天非常荣幸参加投中Panel的讨论环节,希望和大家有好的交流。 宫蒲玲:大家好!我是唐兴资本的宫蒲玲。我们是一家专注于硬科技领域、全国性布局的机构。核心团队长期以来是一直从事硬科技方向的投资,唐兴资本在短短几年的时间,我们的管理规模实现了30亿规模的发展,投出了一批硬科技领域的头部公司,也投出了科创板和创业板上一批优秀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为企业通过赋能取得了很好的收益。 刘苏华:大家好!我是深高新投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苏华。深高新投是1994年深圳市委市政府 为支持深圳市高新企业发展 而成立的机构。成立的时候注册资本1亿元,下个月注册资本将增到190亿元,我们目前管理的基金21只,管理基金加自有资产合计超过500亿元,刚刚过去的2022年,我们投资了100多个股权项目,为客户提供担保规模近千亿元。 深高新投目前债权+股权+财务顾问的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不是单一业务的股权投资机构,我们可以提供从企业成立时天使投资,成长期银行贷款担保、股权投资,到上市以后成熟期的债券增信、股票定增乃至司法重整投资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我们总部位于深圳,分支机构遍布全国,期望和在座同行多多合作。 张嘉诚:我是海尔资本的张嘉诚,感谢投中搭建的平台,希望接下来一个小时的讨论对大家有收获。 海尔资本是海尔下面的产业全生态投资平台,我们有3个特点: 一是在过去的十年,我们历史的管理规模将近500亿,历史管理的将近20只基金,整体回报率不错,也投资了200多家企业,主要聚焦医疗和科技两个板块,投资阶段从VC/PE到后面的并购投资。这是第一个特点,和财务投资机构类似,我们追求管理回报、规模和战略协同。 二是我们是一家产业投资机构,是CVC。海尔资本秉持“深耕产业投资,培育产业生态”理念,围绕产业生态布局进行投资,链接多方资源,进行产业重构,打造多方共赢的产业共创生态集群。目前,我们聚焦医疗健康、智能科技等领域,重点布局医疗科技、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细分赛道,我们的定位是产业全生态投资共创平台。 三是我们的业务也涉及政府引导基金,受到外部LP包括地方政府的认可。像江苏、浙江、安徽、山东、福建等地方,我们都有政府引导基金参与到多只基金中,过去我们也是做了一些帮助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共同打造产业链的工作。所以作为海尔资本来说,我们是一家聚焦于产业资本和政府相关的产业投资机构,希望今天和大家交流有收获。 宗佩民:我是华睿投资的宗佩民,感谢投中给我们机会交流。华睿投资成立于2002年,主要致力于科技+实业的投资,主要以A轮为主。我们不忘初衷,投了250多家早中期的科技型企业,有50多家已上市。特别是在A轮,我们是行业投资比较多的投资机构之一。 张楠:咱们这一环节聊的是注册制,想请各位根据自己机构和观察和实务,聊一下全面实施注册制以来,根据您的观察,IPO这件事是变得更容易了还是更难了? 陈立光:谢谢张楠,我看刚才投中资本的马总也做了关于上市的数据分析。 我这里也补充几点。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全面注册制的实施和执行。关于支持人问的“IPO是否更容易”这一问题,我更愿意回答退出是否容易。因为IPO不等同于退出。 在这之前,我先和大家分享一组数据。近期数据,包括北交所在内,A股总上市企业数量5166家,100亿市值以下的企业占71.28%,这其中50亿以下的市值公司最多,有2300家,总的上市企业占比48%。其中20亿市值的公司又占1000多家。市值区间100亿到500亿,大概是1100多,三者合计就是4600多家。 我们的总上市企业数量是5100多家,因此上市企业里面90%是500亿以下的企业——就是不到“10 billion dollars”的公司——“10 billion dollars”市值按照美国的上市企业的标准,属于中型企业,所以我们90%的企业还都中小规模,其中更多的是市值100亿以下的中小规模的企业。这是我们的现状。 另外A股排队的大概是年初800多家,现在500多家。去年A股上市的企业数量是424家,注册制之下今年会有多少家?我认为会有适度增加,但是应该不会超过1000家,否则对上市公司的估值会影响很大,因为监管部门肯定会担心僧多粥少啊,A股市场的活水,亦即资金容量,这10年以来基本上是没有增加的。 所以我们目前的这种A股上市企业里面,以小规模企业为主的结构本身,对投资机构实际上挑战是很大的,尤其是目前以散户为主的A股投资者来说,以前的话我们很简单,一级市场的投资者都在关心什么时候IPO?因为以前IPO就意味着成功,上市即巅峰,而现在是上市才起步,这思维模式完全发生了变化。 还有一个很严峻的形势,上市以后,尤其是100亿市值以下的公司,大部分上市企业都在这一范围内,他们的流动性非常之低、交易量非常低。比如说我们现在1000家20亿市值的公司,大部分的日交易量不足5000万人民币,这非常缺乏流通性,可以说是严重缺乏。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上市了,投资者就能退出吗?IPO真正意义上来说真的只是一个起点。所以我觉得全面注册制实施之后,当然是一个重大利好,但也不能片面乐观,不见得投资者和股东就很容易退出,我认为对投资机构的考验越来越大。 张楠:IPO只是第一步,并不仅仅是退出。接下来请高总来说说。IPO更容易还是更难了? 高毅辉:关于这个问题,确实是我这么多年一直关注得比较多的。因为我做投资之前是做投行。从1998年我就开始做投行业务,后来在中信负责了中信的直投业务,重点就是投Pre-IPO的项目,我本人亲身见证了中国证券市场从前面的额度制到后面的核准制,又到了现在的注册制,这一整个发展历程。 从我的观察来看,国内IPO越来越宽松。一个是体现在数量上,比如说在中国资本市场前面的20年,平均每年能够IPO上市的企业数量不超过100家。那个时候确实是只要企业能够上市,哪怕是业绩不怎么优秀的公司,动辄也有一、两百亿的估值,上市就有鲤鱼跃龙门的效应。 过去十年,平均一年是有200家左右的公司上市,这比前面二十年有所提升;过去两三年,大概一年平均有四五百家企业上市。随着每年IPO数量的增加,投资的渠道的确打开了一些,不像原来那么紧俏了。也确实有一些不太景气的公司在二级市场的估值有直线的回落。 刚才陈总说得非常对,有一些尾部公司上市以后估值没增长,有些可能和原来投资时差不多,这个的确是注册制以后和以往资本市场相比,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我觉得这个事情也比较正常。 所以对于我们投资机构来讲,我们更应该选取一些更有内在价值,能够真正经得起任何市场检验的,有核心竞争力的好公司。我觉得现在平均每年上四、五百家公司,有可能后面三百家的质地及各个方面未必很好。这样的话,它在市场上的估值应该也不会太好。 但是我们也看到,也会有一些优秀的公司在市场上还是有非常好的表现,受到资本的认可。像我们之前投的海光信息,今年也是市场上非常引人注目的一家公司。现在应该有1700亿左右的估值,之前是创出了2000多亿的市值表现。所以我觉得还是要用我们严格的投资标准,去筛选一些真正有核心竞争力的好企业。 相信在全面注册制下越见成熟的市场上,这些企业还是会绽放出自己的光彩。 宫蒲玲:主持人的这个问题是想问“全面注册制的推出,对投资的影响”。全面注册制推出也就是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我来谈谈我的感受。 全面注册制推出以后,从政策层面来看上市的渠道更加顺畅了,很多企业上市的预期更加明确了,上市审核的速度加快了。同时上市的一些标准和要求也是更加明确,也是更加透明了。客观来说,全面注册制的推出,对企业退出是正面的作用。 但是我们可以感到,自全面注册制推出以来,其实各个板块从科创板、创业板和主板每一个板块它的门槛和条件实际上不同程度上都在提高。这一个多月来,交易所和证监会在审批的过程中,我们也是能够感受到其实是门槛更高了,也是更严了。 所以这个问题的话,那么全面注册制的推出,对于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可能上市更通畅和更快了。对于全面注册制推出以前的政策下投资的企业,想要再去上市的话,我觉得可能难度是增加了。这是我的看法,谢谢! 张楠:谢谢宫总,意思是说标准更明确了。 宫蒲玲:补充一点,我以一句话来回答——我觉得全面注册制的推出,可以被形容为“门开大了,但是门槛更高了”。 刘苏华:我觉得全面注册制以后,不能简单地说是变容易还是变难了,需要区别看待。 对于部分传统领域的企业,如果市场天花板低、行业产能已经过剩或者过剩风险较大,相对来说是会更难一些。但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方向,符合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战略的企业,例如解决核心产业、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我觉得上市更容易了。注册制以前,IPO申报到上市平均是2—3年,实施后我们有些投资项目从申报IPO到上市,半年到一年之间就完成了,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体现了金融市场旗帜鲜明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落地。非常庆幸,深高新投一直以来聚焦投资先进制造业和硬科技领域,我们整体感觉我们客户IPO应该是更容易些。 还有一点是,全面注册制的实施,更加明确、高效的审批机制推进,让整个市场的退出预期更加明确了,提高了全市场、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流动性,不再拘泥于上市退出“华山一条路”,让投资机构的分阶段退出策略有了更多可能性。 对此我深有体会,近一年我们好几个项目就是在IPO之前部分退出,既实现了基金现金流的平衡管理,也取得了很好的回报。我们最近有一个新材料企业刚刚退出了一部分,得益于我们投资阶段较早,退出部分挣了25倍。还有一个医疗器械项目部分退出,退出部分大概挣了5倍,还有一个半导体芯片的项目部分退出挣了10倍。 应该感谢全面注册制的实施,上市预期明确后,各种资本踊跃参与,中途退出的机会增加。像深高新投这样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机构提供了更明朗的发展环境。 早期投资周期太长,对投资人的耐心要求太高,全面注册制出来了以后,流动性的逐级传导和改善,让早期投资机构也获得了更多资金周转空间,也更容易说服更多出资人参与。 以前募资,投资人都会关心周期多长,像我们深高新投旗下的人才基金是7年+2年的机制,为了寻觅到足够多长期投资人作了巨大努力,幸运的是全面注册制的实施,IPO速度加快和阶段性退出的机会增多,让我们投资的很多项目3—4年就退出了,远超LP的预期实现了现金收益到账,让投资人非常满意,所以我们二期的募资获得了踊跃申购。这要感谢全面注册制的实施,投早期项目也未必一定要锁定漫长周期。 张楠:刘总观点很新颖,就是说上市的预期变高了,反而导致了之前退出的可能性变多了。 张嘉诚:作为专业投资人,大家对这个事情的看法都是一致的,觉得这个事虽然明确,但是有信心,也有点难。 从我这方面是两方面来看:首先注册制的核心不代表没有审核。 逻辑是这样的:由发行人提报申请,然后由中介机构对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相应的合规性进行审核,然后最后是由主管部门进行合规性的复审。所以它其实只是对企业本身业务的方面可能没有以前的审核制那么严格。实际上这一过程中,你会发现发行人和中介机构两家一起的,最后还是要过所谓的合规性审核。 所以从逻辑上来看,我们认为没有太多本质的变化,对大家来说有信心,但是审核是存在和严格的。 第二个是大家去看标准。在过去的几次改革中,上市标准越来越严格。以前主板上市对三年的利润包括盈利性是有六千万的要求,但是目前来看的话基本上就是1.5亿的过去三年的营业利润,而且过去的一年超过六千万,这个门槛提高了很多。 大家做企业的都之清楚,企业利润从三千万到六千万,是质的飞跃,这筛选掉大批企业。还有第二套、第三套的标准,对于科创板医药企业不盈利的限制,都是多的一个上市的可能性。但是过去操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研发的投入,包括你的“三创四新”的要求是非常非常严格的。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翻一下过去一年对科创板企业否决的原因,大部分是在科创属性和研发投入包括创新性上。 所谓虚的门槛,比过去实的门槛要更加严格,这是在实际我们看到的门槛上评价事实更加简单和更加容易了。所以前面两个逻辑上和门槛上来看,都是更加难了。 第三个作为投资机构来讲,对于LP和出资人也好,也有一个好的利好。至少国家推动这件事大步向前走,是在明确调整难度的过程中,我们大的方向是支持和鼓励创新创业的企业,真正优质企业挂牌、能够发行和交易的。 这个信心希望所有投资机构和创业者都能看到。就是对于投资机构的影响,我觉得要看整个过程中怎样进行相应的操作和操盘。总体来说是困难,但是信心是比黄金还重要的。 张楠:核准制回头看,注册制是向前看。接下来请宗总! 宗佩民:从数据看,随着注册制的深入,上市难度越来越大,主板和创业板也是这样的趋势。为什么?注册制强化了各个主体的责任,特别是交易所。过去是证监会审,证监会放,现在是交易所审,证监会放,交易所责任更大了。所以管理体系的改变,一定会导致上市的门槛越来越高。第二是从历史来看,上市难度主要取决于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牛市的时候上市就容易,熊市的时候上市就很难。现在是熊市和注册制叠加在一起,这样让上市更加难一些。 张楠:谢谢宗总。刚才海尔的张总说信心比黄金更贵,宗总给出明确的答案就是更难了,越来越难了。想请问宗总,您所说的越来越难和刚才张总所说的“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这会形成一定的矛盾吗? 宗佩民:上市难不等于没有信心,有信心也不等于就是说上市变容易。从投资人的角度,产业里面真正需要我们去投,也是值得我们投的是硬科技、高科技、难科技的企业。把钱投在传统产业,投在那些没有发展空间的,实际上我们是在浪费钱,是在浪费资源。所以,也是对我们投资机构提出新要求,我们一定要钱投在真正的高科技上,真正的硬科技上,真正卡脖子的环节去,用比较少的钱投出好的企业。 这些企业虽然不是很多,但是更容易上市,上市以后市盈率更高,市值更高。对于我们也是,投资这些少部分的企业才是我们该做的事。大量的企业,产业资本、民间资本很多。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关键的是调整思维、要注重质量,而不是要很多企业上市,其实很多企业上市没有没意义。所以我们五年前就调整策略了,聚焦行业、深耕区域、深耕研究,精准投资。 张楠:总结一下,就是咱们注册制可能是以信披交易为中心,更多的是以成长为中心了。对于“三创四新”的要求更高了。我想问一下各位,VC在注册制的条件下,如何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如何让自己适应这个时代,给投资人创造更好的回报? 陈立光:的的确确全面注册制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机遇,以前上市很难,现在优秀企业上市很容易。但是同时的的确确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为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每年500家甚至是800家上市企业里面,这里面优秀企业总是有,但是更多的是一些质地和竞争力不是很强的企业。那这就进一步考验投资机构的投资能力。 我认为是有几点:…May 24, 2023 -
无极4注册页面_永辉生鲜全球直采供应链已覆盖超23个国家,与秘鲁甘博仙达成全面深化战略合作
无极5官网“去年合作中双方曾通力合作最大化规避市场行情波动带来的风险。” 作者:苏打 编辑:tuya 出品:财经涂鸦 公司情报专家《财经涂鸦》获悉,5月22日,在第六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暨第二十五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上,永辉超市与秘鲁甘博仙公司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进一步拓展合作的宽度与深度,包括但不限于品牌推动、商品品项拓宽、以及共同营造诚实守信,互惠互利的采购模式,让更多消费者能更便利地享用到美味、营养又健康的秘鲁水果,满足国内民生消费品质需求。 据悉,永辉与甘博仙自2019开始在“蓝莓”品项上开展合作,业务规模逐年递增。 “尤其在2022年合作中,双方通过上市前的信息互通、共同规划生意,及上市期间采取多种合作模式,最大化规避市场行情波动带来的风险,保障双方的合作产出,并为双方战略合作关系打下基础”。永辉超市副总裁林建华在签约现场表示。 据了解,甘博仙的总部位于秘鲁,优势核心产品包括蓝莓、牛油果、芒果、鲜食葡萄和柑橘等水果。甘博仙不仅在当地有自有农场、加工厂等,在哥伦比亚、乌拉圭和智利等水果产地也开发了种植生产业务,为全球4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领航零售商全年供应优质果蔬。 作为“以生鲜为基础,以客户为中心”的科技零售平台,永辉近年来持续推进“生鲜全球化源头直采的战略”,已搭建海外供应链资源网,强化与头部企业合作。 截至目前,永辉生鲜全球直采供应链已覆盖超23个国家,产品sku数近500,包括水果、干货、水产、肉禽等多个品类。 除持续挖掘全球优质生鲜/活鲜产区,永辉也围绕进口生鲜产品组织了多场优质主题活动。如近期永辉就联合-泰王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商务处、鑫荣懋果业在重庆举办泰国“2023年泰国商品节”,通过直播带货、线上互动等方式,为消费者深度介绍了泰国榴莲、山竹、龙眼、椰青及饮料等多种优质特色商品。 永辉称,接下来将持续推动完善海外生鲜直采布局,扩大全球直采的供应链优势,打造立体化的生鲜供应链体系,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高性价比的商品。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本文来源:财经涂鸦May 24, 2023 -
dz无极4能提现吗?_新增辅导备案14家!3家企业更换辅导机构冲击北交所IPO!其中2家创业板改道
无极4注册中融商学第56-57期 【注册制下企业IPO上市实务操作培训班】 报名中, 详情点击?@所有人,成都班5月27-28日/苏州班6月17-18日开课! 新增辅导备案14家,海通证券和民生证券各收获2家,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安信证券等各收获1家。 三家企业变更辅导机构冲击北交所IPO! 中科生态第三次上市辅导 2019年5月17日,公司与 五矿证券 有限公司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后基于市场原因及公司战略考量,公司于2020年8月25日与五矿证券解除了上市辅导协议。 2020年9月,公司再次启动上市辅导程序,与 国泰君安证券 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 拟 在创业板上市 ,2023年5月17日,鉴于公司对上市计划进行调整,经双方协商一致,公司与国泰君安同意终止《辅导协议》。 2023年5月17日,公司与民生证券签署辅导协议,会所为中兴华、律所为竞天公诚, 转道北交所 ,再次启动IPO进程! 恒康药房变更券商冲击IPO 2021年5月,公司与 兴业证券 签署辅导协议,拟在北交所 上市,合作持续2年后,2023年5月,恒康药房与兴业证券签署了辅导协议的终止协议,在终止辅导当天,公司与 国金证券 签署辅导协议,会所为立信、律所为启元, 继续冲击北交所IPO! 太湖远大更换券商改道冲击IPO 2017年12月26日公司与 中天国富证券 签署了上市之辅导协议, 拟在创业板上市 。2021年7月9日,双方决定终止合作,太湖远大此次创业板IPO之旅最终无疾而终。 2023年5月8日,公司与 招商证券 签署辅导协议,会所为公证天业、律所为大成 ,转道北交所 ,再次开启IPO之旅!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增辅导备案的企业中, 武汉中科生态、恒康大药房和浙江太湖远大分别更换了辅导机构,冲击北交所IPO。其中,武汉中科生态和浙江太湖远大原本拟在创业板上市,此次纷纷改道北交所,启动辅导程序。 一 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 公司专注于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细分领域,业务涵盖水生生物增殖保护、过鱼通道设施保护、河湖生态修复以及生态监测检测评价四大板块。拥有湖北长江水生态保护研究院、省市两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CMA水生生物多样性检测实验室等科创平台,是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本次启动辅导程序,也是中科生态第三次接受上市辅导。 早在2019年5月17日,公司就与五矿证券有限公司签署了 《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五矿证券有限公司关于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之辅导协议》 。 后基于市场原因及公司战略考量,公司于2020年8月25日与五矿证券解除了上市辅导协议 。 随后在2020年9月,公司再次启动上市辅导程序 , 与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 《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发行上市辅导协议》,拟在 创业板 上市。 本次辅导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最终鉴于公司对上市计划进行调整,经双方协商一致,公司与国泰君安同意终止《辅导协议》 ,并于2023年5月17日签订了《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发行上市辅导协议之终止协议》。 2023年5月17日,公司与民生证券签署辅导协议,会所为中兴华、律所为竞天公诚,转道北交所,再次启动IPO进程! 二 恒康大药房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主营业务是药品的批发及零售。主要产品和服务为中药饮片、中西成药、医疗器械、非药品、计生用品。 公 司通过 “ 基础管理、品牌塑造、商品营销、市场推广 ” 四大经营策略,为目标顾客提供亲 切、稳重、专业和值得信赖的全渠道、差异化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不是恒康药房首次闯关北交所 。2021年5月,公司曾聘请 兴业证券 担任恒康药房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项目辅导工作的辅导机构,并于2021年5月6日签署辅导协议。…May 23, 2023 -
无极4网页_罚!上市公司通过空转循环贸易业务、自循环业务虚增收入15亿,虚增利润5亿!
无极5官网中融商学第56-57期 【注册制下企业IPO上市实务操作培训班】 报名中, 详情点击?@所有人,成都班5月27-28日/苏州班6月17-18日开课! 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公告 2023 年 5 月 18 日,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处罚字〔2023〕 35 号),现将其内容公告如下: 经查明,合众思壮违法事实如下: (一)合众思壮通过虚构雷达相关业务虚增收入、成本和利润 合众思壮利用其子公司深圳合众思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思壮)参与雷达相关业务,以开展雷达、服务器等相关产品贸易的名义,虚构生产业务流程,虚构软件加载模块,向虞某实际控制的公司采购后再销售给虞某指定或安排的通道公司,通道公司经过多道流转后又回到虞某控制的公司,形成空转循环贸易业务。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合众思壮作为出资方,通过签订购销合同,以垫资方式提供资金,以可组织的资金规模确定合同收益,但不提供技术、不参与生产、不经手货物,不直接与客户、供应商接触联络,相关业务只有合同、单据、发票配合走单和资金流转,没有实物交付,缺乏业务实质 ,而合众思壮却将其披露为军工集成产品业务,以虚增 2017 至 2019 年收入金额 608,853,988.79 元,虚增成本金额 548,277,283.76 元,虚增利润总额 60,576,705.03 元。其中, 2017 年虚增收入 118,886,663.25 元,虚增成本金额 108,078,776.07 元,虚增利润总额10,807,887.18 元 。2018 年 虚 增 收 入 472,746,754.51 元 , 虚 增 成 本 金 额423,939,462.93 元,虚增利润总额 48,807,291.58 元。2019 年虚增收入 17,220,571.03元,虚增成本金额 16,259,044.76 元,虚增利润总额 961,526.27 元。2023注册制下企业IPO上市及并购重组实务操作研修班5月27-28日成都班报名中! (二)合众思壮通过虚构专网通信业务虚增收入、成本和利润 合众思壮将与隋某力共同投资的联营企业北斗导航作为专网通信业务运营平台,以开展专网通信业务为名,与隋某力实际控制的江苏星地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对接上下游合同签订、原材料采购、组织生产、货物验收交付等事宜,与隋某力指定企业开展自循环业务。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合众思壮以为北斗导航及其子公司南京元博中和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加工服务为名,加入专网通信业务链条,但实际却不承担加工角色,不提供任何有附加值的技术,而是作为出资方,以垫资方式提供资金,以可组织的资金规模确定订单量,利润空间提前确定且基本恒定。 专网通信业务对合众思壮而言没有业务实质,但合众思壮却将其披露为通导一体化业务,以虚增 2017 至 2020 年收入金额 938,534,600.23 元,虚增成本金额511,734,606.86 元,虚增利润总额 426,799,993.37 元。其中, 2017 年虚增收入534,058,341.88 元,虚增成本金额 489,134,773.53 元,虚增利润总额…May 23, 2023 -
无极4最新版本下载_海尔智家斥资9663.71万元回购435万股A股,占总股本0.05%
无极5官网 乐居财经 吴文婷 5月21日,海尔智家发布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A股股份的进展公告。 本次回购实施起始日(2023年5月16日)至本公告日,公司已累计回购股份4,35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046%,购买 的最高价为22.36元/股、最低价为21.89元/股,支付的金额为96,637,121.98元。May 23, 2023 -
建霖家居获董事长吕理镇、总经理陈岱桦斥资155万元增持14.72万股
无极5乐居财经 吴文婷 5月21日,建霖家居发布公告称,截止本公告披露日,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长吕理镇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00,000股,占目前公司总股本的0.02%,累计增持金额约为104.80万元。 同时,公司董事、总经理陈岱桦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增持公司股份47,200股,占目前公司总股本的0.01%,累计增持金额约为50.02万元。 据此,上述二人合计斥资154.82万元增持14.72万股。May 22, 2023
文章
MNews 主题站精选优质文章,丰富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