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4代理注册_生猪真香定律:万科、阿里、京东、网易等巨头为何纷纷跨界养猪?

雷军大佬说过:站在风口上,连一只猪都能飞起来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想站在猪身上一起飞。

万科要养猪了!近日,万科招聘养猪岗位,曝出25万头的前期小目标,传遍大江南北,炸翻了整个地产圈和农业圈,事实上,万科并不是第一家参与到养猪业的房企,碧桂园、恒大之前早有布局。2016年,许家印曾投资3亿元在贵州援建110多个养猪为主的农牧基地;2018年5月,碧桂园也曾公开招聘养猪专家,为何有这么多大佬纷纷布局养猪?今天联哥就来聊聊养猪的那些事儿。

(转载于网路,如若侵权删)


瞄准万亿“风口”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猪肉消费国,也是第一大猪肉生产国,每年出栏的猪约有7亿头。整个猪肉产业的市值达到3万亿元,与猪肉直接相关的产业有1.4万亿元,是智能手机市场的2-3倍。

比养殖市场规模更庞大的是国内猪肉的消费市场,消费量约占到世界猪肉消费总量的一半以上。在中国,猪肉人均年消费量约59公斤,平均每人每天要吃掉3两多的猪肉,需求量是世界平均量的两倍。

然而与欧美国家科技化程度高、信息化管理的养殖生产模式相比,中国的农业发展仍处于以劳动力养殖为主的低水平状态。目前在养猪行业,中国的物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几乎一片空白,生猪个体数据却长期空缺。

养猪的痛点

养猪虽然听起来技术门槛低,但本身却是个高投入、低产出、高风险、强周期的产业。中国养猪业的痛点在于只盲目重视扩张建场,而不重视养殖健康,猪群的健康养殖和防控疫病等短板没有得到重视和解决,猪高治病蓝耳病“的爆发,“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非洲猪瘟”的肆虐等,都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损失,使之成为了影响生猪生产的最大难题!

其次是养猪与环保之间的矛盾,2015年,在环保的一连串禁令下,无猪县、无猪乡成了不少地方的新目标,乃至于两年时间内生猪产量就下滑了3600万头。原因也不难理解,一头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的排污量,一座规模化养殖场排污量不亚于一个中型工业企业,加上养殖业不产生税收,吸纳就业的作用有限,不少地方对养猪业自然没有“好脸色”

最后是“猪周期”的影响,因为受到非洲猪瘟和疫情的影响,2019年的超级猪周期或将持续五年以上的时间,注定会有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入养猪市场。

养猪玩家有哪些?

除了“正邦、牧原、温氏”生猪行业三巨头以外,阿里的AI养猪、京东的猪脸识别、网易猪场,国内的的三大互联网巨头们也纷纷下乡“养猪”,在各位科技大佬的助攻下,人工智能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了整个产业链。

1、赋能型:输出技术,提高产业效率

代表企业:阿里云、京东数科

阿里云和京东数科是今年先后宣布进入养猪行业的两位新玩家。

两者不仅入局时间相近,打法也极其相似:不实际运作养殖场,而是通过与畜牧企业和机构合作的形式进行“AI养猪实验”,希望从养殖端为行业提供解决方案,用技术驱动生产效率的提升

先看阿里云的方案。阿里云和四川特驱集团研发的“世界首创AI养猪”,结合了人工智能、云计算、视频技术和语音技术。

这套被称为“ET大脑”的技术在过去一年中已经在交通、工业、医疗等领域落地,应用到养猪上,ET大脑将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视频分析,为每头猪建立档案,其中包括猪的品种、日龄、进食状况、运动强度等数据。这些数据可对猪的进食特征、行为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将其贯穿到整个养殖过程中。

举例来说,在养猪的过程中,刚出生的小猪通常会面临被母猪压住导致死亡的问题。AI养猪可通过图像识别、叫声识别、温度感知等技术,分辨每天有多少小猪出生,判断顺产还是助产,以及哪只小猪被压等状况。

京东数科的方案同样主打数字化、智能化和互联网化。这一套被称为“神农大脑”的技术,是京东与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等机构共同合作的养殖场数字化解决方案。

其中最吸引眼球的当属“猪脸识别”技术,通过识别每只猪来观测和记录猪的体重、生长、健康情况;自动调节风机、水帘、暖气等设备,控制猪舍温度、湿度;实现猪饲料的精准配置,从而节约成本。

据京东公布的数据显示,按照前期的数据测算,该解决方案部署完成1年内,可以将养殖人工成本减少30%~50%左右,降低饲料使用量8%-10%,并且平均缩短出栏时间5~8天。按照中国每年出栏7亿头生猪来计算,京东农牧智能养殖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产业每年降低超过500亿元成本。

2、自营型:重构模式,提升猪肉品质

代表企业:网易味央

如果说京东数科和阿里云的养殖场充满了金属色调的未来感,那么网易味央的风格就显得温情脉脉了许多。在升级技术进行科技化养殖的基础上,网易提倡人性化养殖。

网易是最早宣布进军养猪业的互联网企业,采用自有养殖场,全产业链自营的模式生产。网易味央所销售的猪肉全部来自旗下自有养殖场,在养殖过程中,味央猪蹲马桶、住有猪场“安缦法云”之称的猪舍、不用限位栏、听音乐、玩玩具、吃自动投食的液态料,种种福利常常引发“人不如猪”的 感叹。

猪的高质量生活背后,是一套网易味央自创的生态高效养殖模式。网易味央主要瞄准的用户人群是中产及中产以上人群为主的中高端市场,因此品质是网易味央关注的重点。当然通过品牌赋能农产品,也能让网易味央的猪肉在市场中获得更大的议价权,减少猪肉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3、销售型:批量进口,加工销售配送本地化

代表企业:丹麦皇冠(与阿里巴巴集旗下云象供应链合作)

另一个宣布进入中国市场的是丹麦皇冠集团。丹麦皇冠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猪肉出口商,旗下拥有2000多家养猪场,每年处理2100万头生猪,92%供出口。丹麦皇冠宣布斥资4.11亿人民币,在中国嘉兴平湖建设肉类加工厂,向中国出口屠宰完毕的部位猪肉,并借助阿里巴巴实现销售和配送。

丹麦皇冠的养殖模式与网易味央有诸多相似之处:一头猪至少有2平米的生活空间,要有供猪洗澡的设备等;每一头生产的母猪,都有自己专属的“安全栏”,这样体型硕大的母猪在喂奶时,不至于因不小心而压死猪崽;而自出生起,所有的猪都会戴上一个耳牌,可全程追溯其出生地,饲养记录,疾病治疗等信息。

不过,同样是提倡人性化养殖,丹麦皇冠和网易味央在许多养殖细节上仍然有一定差别。丹麦皇冠使用一种 “由小麦、大麦和矿物质混合而成的,口感微甜的姜黄色细小颗粒”作为猪饲料。据称,这种连人都能直接食用的猪饲料,比传统饲料能提供更加丰富、全面的营养。而网易味央则在特制配方的基础上,使用了全自动液态粮饲喂系统。

从企业的盈利模式上看,丹麦皇冠主要的诉求在于大规模养殖、高效率生产,从而实现更大规模的销售,而中国,正是他们实现销售增长的重要市场。据了解,丹麦皇冠的猪肉将在丹麦完成养殖和屠宰,国内工厂完成加工、切分、包装等环节。

以上三种模式分别从三个层面给出了尝试,以丹麦皇冠为代表的销售型模式试图解决其中最基础的供需不平衡问题,以阿里云和京东数科为代表的赋能型模式,则解决了更高层次的生产效率问题。无论是“神农大脑”还是“ET大脑”,核心都是通过AI技术的应用,提高养殖端的效率。未来的商业路径也绝不是猪肉销售,而是通过输出技术,为行业提供养殖端解决方案,从而获取利润。

从生猪养殖行业的现状来看,技术赋能的打法确实有一定的想象空间。由于环保压力的加大,散户养殖加速退出市场,行业向专业化、规模化过渡的趋势也日益清晰。

在这个巨变的过程中,以技术为驱动的行业升级存在极大机会,而本身就有技术积累的互联网企业无疑拥有核心的竞争力。不过,尽管AI养猪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现条件,但从目前的技术条件和养猪产业的情况来看,这套技术真正完成试验并且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目前看来,兼顾养殖模式重构和猪肉品质提升的自营型模式是比较有实际意义和发展空间的。在销售型模式和赋能型模式中,对效率的追求显而易见,但是,这些企业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大多忽略了消费者对品质的需求。

在消费分级的当下,食材的品质越来越受到新中产和中产以上消费者的重视,价格敏感在这一人群中日趋减少,而这一块价值洼地也正在受到诸多企业的关注。

当然,要想改变一个万亿体量的市场,仅仅依靠创造一种模式,发明一套技术是很难做到的。

尤其是在生产端,涉及步骤庞杂,大量环节又长时间沉淀在线下,互联网公司如果试图以技术打开局面,首先要攻破的是行业根深蒂固的传统思维,其次要打破行业壁垒,真正实现AI技术的应用。

总结

随着越来越多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入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智能养殖的重要性及价值,中国开始进入数据养猪阶段。科技产品的应用,对传统养猪业将是一场巨大的颠覆和革新,能够高效赋能猪只基因选配、精准营养、智能环控、生物安全和生产管理“五位一体”养猪闭环,把传统养猪从“苦脏累、效率低、利润低、污染环境”的困境中解救出来,帮助广大养猪户实现高效养猪、轻松养猪。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