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4注册平台下载_农村厕所革命,是在忽悠老百姓吗?

小厕所里藏着大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厕所革命”为代表的农村卫生条件改善工作得到高度重视。各地虽下大功夫整改,但部分地区仍存在问题。新华社记者在辽宁省沈阳市采访发现,由于设计缺陷大、工程质量差、后续保障弱,5年来,政府投入过亿元改建的8万余个厕所弃用超过5万个。

公厕脏乱差是大家都知道的常态,难闻、好臭、真恶心是公厕一直以来的可怕标签。

农姐忆起自己小时候,家里是没有厕所的,想要上厕所的话,只能到外面的集体公厕去蹲坑。

农村当时的如厕条件相当差,集体公厕很简陋且无遮挡,经常几个人一起蹲坑上厕所,大家面面相觑,粪水暴露,臭气熏天。

那时农姐夜里还经常做噩梦,梦见自己掉进厕所里,现在想起依然很恐惧,如厕这件事在当时来说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0世纪90年代,国家将农村改厕工作纳入《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央《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在中国农村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厕所革命”。

人们在厕所质量上的要求不断提高,公厕的配套设施不断完善。

现在南方农村家家户户基本都有自家的厕所了,干净又方便,大家也不必为上厕所而烦恼。然而,农村公厕的条件和管理还是十分差的。

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地区,旅游观光点方圆百里都找不到公厕,或者即使有公厕也肮脏得无法使用,给前来旅游的人也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对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更重要的是,厕所卫生状况会直接关系到国家人民的健康和环境状况。

要知道,厕所中的排泄物会污染食物和水源,引发肠道疾病,曾造成了每年150万未满五岁的儿童丧生,比艾滋病和疟疾共同造成的死亡人数还高。

为加强改善农村卫生条件,保障农民身体健康,破解乡村治理难题,振兴乡村,中国农村“厕所革命“一直在继续。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厕所依然是我们基础设施的短板,尤其在北方农村,仍以收集式旱厕为主,很多不合格、不卫生。

此外,有些地方的形式主义和面子工程等都让农村改厕形同虚设。

一些地方出现了半吊子的“尬厕”——没墙、没顶,只有个蹲便器。

在被新华社点名的山西省娄烦县,房前屋后、乡间路边、山坡沟里,没有围墙、没有顶棚、裸露在外的蹲便器随处可见,成为极其突兀的“风景”。

而且浪费不只体现在厕所烂尾,像娄烦县下辖的凤凰村,全村常年住在村里的也就20来户人家,却修建了八九十个蹲坑,户均四五个。

农姐看了今天的头条新闻,看到中国农村厕所改革现状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应。原本的惠民政策竟变成了对老百姓的忽悠,看来还有些地方并没有真正落实到惠民。

这样看来,中国农村“厕所革命”目前依旧任重而道远。国家在实行厕所改革的过程中不能一刀切,应实地去走访,倾听民声,了解实际情况,在不同的地方输入一套符合地方实际的推动路径,才能做到真正的惠民,收获民心。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