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大只是什么网站_土地流转的8个“坑”,可以如何避免?
土地流转,是近几年的热门词语,也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助力之一。土地流转,并不能单纯地划归为“好”或者“不好”,站在大范围的角度,盘活土地资源、让土地更有价值;站在个别的小范围角度,有些人利用漏洞,让农民陷入“坑”里。
这里为大家整理一下有关农村土地流转的“八个坑”,大家尽量避免!
8个“坑”
坑一:不签订合同协议
任何口头的承诺都不如一纸合同来得靠谱,对双方来说,签订合同才是对交易最好的保障。如果某一方以“方便”“信任”“麻烦”等理由,不想签订合同协议,那这就就是“坑”!
坑二:不写明租地用途
签订的合同里,必须要写明租地用途。国家明确规定了18亿亩的耕地红线,不能随便改变土地用途,如果合同不列明,吃亏的还是农民。
坑三:经营失败,亏钱跑路
有一些种植户可能会提出先种植,以后再支付租金,但在最后经营失败了,就直接跑路。所以,对于出租农户来说,必须定好租金支付的时间、方式,定期查看农田的情况。
坑四:合同用词不当
要注意签订的合同用词,到底是写着“出租”还是“转让”?二者之间都是有着大差别的,所以签合同之前要看清楚。
坑五:争议土地
除了出租户外,承租户也要注意,租地之前先理清楚土地的权属,明确土地的边界。毕竟,存在争议的土地后续也会涉及到麻烦。
坑六:骗取国家补贴
由于国家正鼓励土地流转,对于进行耕作的人,会有补贴。而有一些人,则通过土地流转骗取国家补贴,实际上并没有进行耕种。所以,出租土地的农民应该定期查看出租土地的情况,否则土地荒废的时间长,一来对复垦存在难度,二来也有可能被村集体收回土地承包权。
坑七:以土地流转名义圈地
有些企业或者个人,利用土地流转进行大面积的圈地,然后改变土地的用途,这是非常损害农民的利益。
坑八:地界丢失
合同必须对地界进行列明,当租期约满后,地界要怎么恢复。机械化、规模化的种植,肯定会把相邻的土地打通,这样才更有利于耕种。地界大概率会丢失,所以,应该及早说明地界问题如何解决。
如何避免这些“坑”
由上述可知,土地流转里可能会存在着这些“坑”。有坑就意味着有风险,而我们可把“风险”归为四类——经营风险、政策风险、用途风险、规模风险。那我们可以应该怎么避免呢?
首先,我们要去了解与土地流转相关的政策法规、清楚土地流转的原则。土地流转的原则有四项:(1)坚持确保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的原则;(2)维护农民的权益,坚持“自愿、有偿、依法”的原则;(3)坚持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土地同其他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原则;(4)坚持保护耕地重点保护基本农田的原则。
基于以上原则,农民行使土地流转的权利时,应该明细要列明清楚在合同上。例如,土地租赁的价格及支付方式、土地租赁的期限、土地租赁的用途、土地租赁的边界等等。
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纠纷。为避免日后的麻烦,我们同样可以事先把这些“模棱两可”的事项都列明,让所有可能发生的纠纷都用数据去解决。例如,租金增长的幅度、承租户能否把土地再流转出去、土地遇到征收怎么分配、约满后的土地要如何恢复原貌。
综上所述,要“避坑”,就要签订合法有效、没有偏颇的合同协议,这样才能有效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害怕有遗漏,那可以选择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实操进行土地流转。我们也有协助清远首个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的运营清远首个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成立!
如果当地并没有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可以选择正规的土地流转平台。
正规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是不是正规,其实可以从简单的几个方面就可以判断出来。
-
不顾农户意愿而强行流转;
-
农民手中未保留合同;
-
违法干预农民承包土地;
-
流转土地改变农业用途;
-
合同里的价格、期限、代理人等具体事项不明确;
-
土地流转前没有进行公示;
-
签订不正规的土地合同。
如何存在以上的情况,基本上都可以判断为不正规的土地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