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4注册平台下载_土地被弃耕了,怎样可以实现土地流转?

从事农业的收益周期长、还得面对不可抗力(例如气候)的不稳定因素,所以很多农民为了具备稳定收入而选择外出务工,因而对耕地进行弃耕。

为了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针对农民弃耕土地的问题,玉林市玉东区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加强撂荒耕地治理和防止耕地“非粮化”的通告,对土地流转规范提出了要求!

农民如果不想继续耕种土地,可以如何流转?

只要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单位或者个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按照“依法、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流转,流转的方式可以是转包、出租或入股等。

如果农民不想要继续耕种,理应尽快将其流转,否则耕地长期弃耕,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书面告知限期恢复耕种后仍逾期未恢复耕种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则会代其流转土地经营权。玉东区的这个举措,就是为了坚决杜绝耕地撂荒。

耕地撂荒会受到哪些处罚?

1、不能领补贴

首先,要将被弃耕、撂荒的土地进行全面的摸排,并登记造册。根据摸排的结果,就可以准确找到被弃耕或撂荒1年以上(含1年)的土地,而这部分土地则不得享受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的资金,在没有其他协议的情况下,补贴对象为实际的耕种者。而弃耕耕地的人,根本就没有对土地进行耕种,自然是不能享受这项补贴。

2、收回土地

在收到“不能弃耕”土地的信息后,依然持续弃耕土地的原承包户,其所拥有的土地经营权将会被收回。社区干部会迅速召开居民小组户主会议,做出收回弃耕土地经营权的决定并公示三天,如无异议,将优先安排给本居民小组成员代耕。

如果本社区没有成员愿意代耕,则由该社区安排他人、企业、合作社代耕。与此同时,原承包者不会得到任何的费用(租金、转让费等等),而代耕收入及该耕地的国家相关补贴,全部归代耕者所有。

3、解除土地流转合同

如果土地经营权已经流转给承租方,但承租方连续弃耕或撂荒的土地2年以上,那么,承包方可单方解除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由承包方依法组织耕种。

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概括为6个字——耕地不能撂荒。承包方可以依法组织耕种,不想耕种的可以选择流转出去。既不耕种、又不处理流转事宜的,则会失去土地经营权。土地流转,既可盘活资源,又能多赚一份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抱歉,评论已关闭!